针对生物医用镁合金管材加工制备,主要是通过直接挤压成形或者通过挤压成形后进行多道次的拉拔成形。挤压镁合金可以获得细化均匀的晶粒,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延展性,能满足多样化结构部件的需求。但是由于镁合金的塑性较差,因此如何改善挤压镁合金的显微组织、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成为关键。不同的挤压工艺参数会导致镁合金挤压管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存在差异,但如何在不改变挤压工艺参数下,通过改善合金初始组织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的研究报道较少。
而在这几十年的变迁中,镁合金一般会被用于新能源四轮车的外壳或底盘。它的优势在于比铝合金更轻,能够保持高抗拉强度和阻尼能力,延伸率和冲击抗力则明显好于压铸铝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同时它的流线造型堪比碳纤维,可以做出如跑车级的外观设计,但价格却远远低于碳纤维等流行的轻质材料。
为了使镁合金棒材的挤压可以顺利进行,挤压前对铸锭进行了均匀化退火处理。棒材的挤压在3MN立式挤压机上进行。选取的挤压参数为 :铸锭预热温度为653 K,预热时间为1h,挤压温度为663K,入口处挤压速度为20mm/s, 挤压比为64:1。在挤压凹模和挤压套筒内部均匀涂上油剂石墨来减小坯料与模具之间的摩擦,起到润滑作用,从而利于合金的挤压变形,改善挤压棒材的表面质量。